2019-01-07

学生年度人物·2018丨元培学院2015级本科生余逸伦

余逸伦,男,汉族,元培学院2015级本科生,专业为古生物学。于2015年、2018年参与中科院与其它机构组织的赴内蒙,云南的野外考察,并发现较为完整的鳄形类、蜥脚类恐龙的化石。2015年6月,在国内核心期刊《古生物学报》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017年8月,在第77届北美古脊椎动物年会(SVP)发表其对于山东一窃蛋龙新属种的研究,进一步研究成果于2018年3月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IF 4.122)上,同年10月,在第78届SVP上发表其关于兽脚类恐龙手部功能与树栖行为相关性的研究。曾获地质奖学金、五四奖学金和学习优秀奖。

 

钟情古生物

余逸伦自幼热爱古生物学与生物演化的方面的科学问题,并立志将古生物学研究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他于2012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的课题组,并于同年暑期赴内蒙古二连浩特进行野外考察。此后一直在徐星研究员课题组内实践学习。2015年再次随中科院、香港大学的考察队赴内蒙二连浩特考察,并找到较为完整的恐龙股骨化石。之后进入元培学院学习古生物学专业,并获得地质奖学金、五四奖学金及学习优秀奖。2018年暑期,他参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以及云南大学联合组织的在云南省进行的野外考察,并找到保存较为完整的原蜥脚类恐龙化石和鳄形类化石。

 

 

刻苦钻研 学术创新

余逸伦在高中时期就参与到古生物学科研实践中,其高中阶段的研究课题在2014年第十四届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中获得二等奖,成果最终于2015年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古生物学报上。他在高中阶段另外的研究课题以第二作者海报摘要发表在第74届北美古脊椎动物年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摘要集上。进入北大学习以后,他更是抓紧时间。每天早上6:30起床,7:00进入图书馆自习,晚上10:00离开图书馆以后还会在元培学院宿舍楼地下自习室学习至凌晨2、3点。这样每天工作16-17个小时已成为他日常的习惯。2017年8月,他研究并命名一种新的窃蛋龙类,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海报摘要的形式发表在第77届北美古脊椎动物年会摘要集上,并于2018年3月最终以第一作者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IF4.122),并于同年10月以第一作者海报摘要的形式在第78届北美古脊椎动物年会摘要集上发表了他最新关于兽脚类恐龙手部功能形态学的研究。

 

热爱生活,投身科普

在热衷科研之余,余逸伦还十分热爱运动,尤其喜欢跑步,打壁球和游泳。他也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志愿活动,如于2015年12月在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做志愿者。除此之外,如何写出好的科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传达前沿的科学成果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古生物学是一个活跃的领域,每年都会有很多有趣的研究成果产出,向公众传递这些知识也是余逸伦热衷的事情。2012年,在徐星研究员的指导下,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发表在《化石》杂志上。2018年5月,他与组内师兄共同撰文在果壳网上发表科普文章报道了自己关于诸城窃蛋龙类的研究工作,2018年10月26日在《通识联播》上发表题为《鸟类是起源于兽脚类恐龙吗?基于手指发育的研究》,向公众普及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