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6

【教授茶座第11期】叶朗教授谈北大的人文传统

来源: 教育宣传办公室

11月20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主办的第11期“教授茶座”在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举行。北京大学哲学系叶朗教授与通过“燕园学子微助手”微信平台报名的21位同学围绕北大的人文传统展开交流讨论。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庆东等教师一同参加活动。

叶朗从北大人文传统谈起,他说,北大有非常宝贵的人文传统和人文氛围,北大历史上许多学者都有高远的精神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会很平庸,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会很难向前发展。

 

 
活动现场

对于文科学习,叶朗希望同学们要重视提升理论思维水平,要善于从大量材料中归纳、提炼。对于如何锻炼理论思维,叶朗说:“恩格斯讲,要锻炼理论思维,就是要学习历史上大哲学家的经典著作。这些经典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有同学困惑于如何看待当前浮躁的学术心态问题。叶朗认为,阅读经典著作不要求快,要精读,要读懂、读透,就是朱熹说的“熟读玩味”。一个人要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经典著作。“当你读进去一本经典,你会感到真理之光照耀你的全身”。他建议同学们制定计划,一年读一两本经典,坚持下去,就会受益。

叶朗鼓励同学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人生价值。他指出,每个人的世界是不同的,有怎样的境界就有怎样的生活。要放宽眼界,放宽心胸,培养审美情趣。哲学、美学可以提升人生境界,引导你追求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有情趣的人生。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每个生命的出现都带有偶然性,而且非常短暂,他鼓励同学们要珍惜短暂而有限的人生,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像燕南园的马寅初、冯友兰、朱光潜等前辈学者一样过“创造”五彩缤纷的人生,这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生。

叶朗还讲述了燕南园中冯友兰、朱光潜等大师的事迹。冯友兰先生说过:“人类的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在燃烧。它为什么不灭呢?这是因为古往今来对于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脑汁作为燃料添加进去,才使这笼真火不灭。”冯先生问:“他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呢?”冯先生回答说:“他是欲罢不能。这就像一条蚕,它既生而为蚕,它就只有吐丝,‘春蚕到死丝方尽’,它也是欲罢不能。”这“欲罢不能”四个字体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种人生的神圣。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概括北京大学的人文环境和精神氛围。这里的“欲罢不能”就是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献身精神,就是对高远的人生境界不懈的追求。我们要维护这种传统,并传承下去。叶朗还引用冯友兰先生的话,“看《西游记》的人都有一个问题,唐僧的弟子孙悟空有这么大的本事,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他为什么不让孙悟空背上他,一个筋斗翻上西天,而要一步一步地走,经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呢?”冯先生说,“回答很简单,唐僧的路必须由他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否则就不能成佛。”叶朗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一步一步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否则就不能成才。不管未来遇到多少挫折、困难,跌倒了爬起来,朝着远大的、光明的、灿烂的目标,坚定地往前走,为社会、为民族作贡献。

活动最后,叶朗提笔写下寄语——“一个有着高远精神追求的人,必然相信世界上有一种神圣的、绝对的价值存在。他追求人生的这种神圣价值,并且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分享这种神圣性。正是这种信念和追求使他们生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创造力,生发出对宇宙人生无限的爱。”

“教授茶座”是知名教授与青年学生分享成长经历、共话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由学生工作部于上学期创办,至今已举办11期。今后,学生工作部将继续邀请各领域的知名教授做客“教授茶座”,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也将通过“燕园学子微助手”微信平台等途径发布各场次活动的报名通知、新闻动态和“教授茶座”微语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