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4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举办北京大学首届程序员文化节

来源: 教育宣传办公室

2019年10月26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零星之火,壹梦铸国”北京大学首届1024程序员文化节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纪念大厅开幕。学院常务副院长谢冰、党委副书记熊校良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开幕仪式。活动以主题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展开,充分展现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师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和北大信科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开幕式上,谢冰指出,程序员文化是信科学院的一种独特文化,程序员身上体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中华民族坚定迈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口。在当下、乃至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信息科学技术都将是人类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北大信息学科历史辉煌,在我国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贡献了多个“第一”,包括第一台原子钟、第一台百万次电子计算机、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1024位随机存储器、第一个激光照排系统、第一个大规模商用指纹识别系统、第一个大型软件工程环境等,也打造了新中国第一批程序员队伍,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信科人应始终牢记肩头的使命,开拓创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习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20多年来,北大走出了一代又一代民族的脊梁、国家的精英,今天的同学们不仅背负着父母的期待,更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作为北大信科人,不仅要能写程序、造芯片,能“集成天下、网络八方”,更要树立“信息科学,强国兴邦”的远大志向,保有北大人“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家国情怀。

谢冰指出,程序员与“码农”的区别在于“创新”与“协作”。他讲述了“第一个给计算机写程序的人”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等国外程序员的例子和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创建者之一杨芙清院士的故事,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程序员不断创新的精神。随后,谢冰又以程序员玩游戏的方式为例,强调了程序员需要有广博的兴趣和乐趣,并提出了如下要求:要以不断学习、共同协作的精神来更好地创新;要以严谨的逻辑、认真细致的工作状态进行编码;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生活中体现高素质、在工作中保证伦理正确性。

此次活动受到同学们欢迎。很多来自其他学院、其他学科和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同学也参加了活动。信科学子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科研体会和成长心得,让同学们看到了“程序员”的强大力量和特殊魅力。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信科学子为国求学、勤奋拼搏、不断进取,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将程序员精神融入到信科集体建设中来。

(供稿: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范星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