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0

北京大学2017新生音乐会举行

来源: 综合办公室

2017年9月19日晚,北京大学2017新生音乐会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演。著名指挥家胡咏言携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为新生们带来大学美育第一课。新生音乐会最初由谢晓东(1981级)、沈忠民(1981级)、葛向阳(1987级)、刘云樵(1988级)4位校友于2003年发起,至今已举办13届,是北大新生感受校园文化、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开端。1000余名学生和部分来宾共同欣赏了这一音乐盛宴。

活动现场

新生音乐会注重艺术普及,为了让听众读懂交响乐的美,胡咏言在每首曲目演奏前对曲目的欣赏重点和演奏技巧进行简要讲解。本次音乐会将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交响乐娓娓道来。东西方文化在一个个故事间编织交融。开场的《彝乡情幻想曲》源自曲作者重访彝族山寨、怀念当年在此采风的亲身经历,曲子倾诉着时光匆匆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第二首《哈尼纪念册》讲述哈尼族祭祀“寨神”和梯田上哈尼族人齐声合唱的场景,曲目配器注重以长笛三和弦到低音号的过渡为特色,通过低中高三层音高与旋律,将层次阐释得淋漓尽致,其间弦乐的穿插增强了声音的缠绕感,也带给了听众更深层的审美体验。第三首《哀牢山狂想曲》由著名青年钢琴家“Z”(黄紫楠)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同台表演,讲述哈尼人对祖先悲壮历史的敬重和追思。钢琴成为气势磅礴的引领者,重音仿佛是哈尼人对苦难命运的质问;而委婉的副歌则流淌出了哈尼人虔诚的祝愿和内心的温柔。第四首《山里的孩子》中穿插着许多模仿动物叫声的曲调,长笛、低音号的鸡鸣牛叫,让场面顿显热闹和明亮。第五首《哈尼印象》从哀牢山的破晓讲起,表现哈尼族人祖祖辈辈的生活侧面——劳作、歌唱,甚至战争和死亡。热烈至极时,大提琴、中提琴传递着鼓舞与喜悦。低沉之时,全场寂静,唯有小提琴的独奏暗暗勾起人支离破碎的惆怅。最后的《交响组曲》和加演的《节日序曲》让金黄色的大厅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让人不禁想到太阳,想到充满朝气的新生。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北京大学新生音乐会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涵养自身情感的契机,也让他们得到了艺术的洗礼,既放松身心,又陶冶情操,同时增加了对交响乐的了解和兴趣。

返回